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金课建设的研究

2023-04-11 12:34:46 文秘帮

摘要为了提高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课程资源、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研究和改革,建设了面向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式的金课教学体系。同时本文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将传统的在试验箱上进行的验证型实验改成了基于EDA平台的设计型实验,构建了完整的课程实践系统。三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说明此方法适用于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键词金课建设;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高校的教学方法也在进行着变革,尤其是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传统线下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全国乃至全球都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如何在这场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1]。《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其建设成一门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脱离“水课”,对于本专业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2]。本文在充分研究本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兴趣低下、硬件基础薄弱、理论实践脱节等问题[3],设计了基于“五感”的教学法,改革了实践教学体系,并完善了混合式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教学平台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多元课程评价系统[4]。经过3年的建设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2课程建设过程与实践

“金课”的建设主要围绕“两性一度”来展开。为了达到此目的,本文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采用多元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1实践体系教学方式

本课程自2020年进行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在此之前,实践一直采用在试验箱上进行。由于试验箱的组件已经设计好,因此学生只能按照厂家提供的电路图,进行验证性的实验。以运算器实验为例,学生只需输入对应的数据,设置好控制端口,查看运算结果是否正确即可,无需了解运算器的硬件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运算器缺乏深入的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将实验课的纯硬件验证性改为软件仿真+硬件验证的实验模式,即在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平台上进行计算机硬件体系各组件的设计。实验课程中,根据课程的内容,学生自行设计出对应的组件。例如在进行运算器的讲解后,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自行设计8位或8位以上的运算器,实现多种算数逻辑运算。确认仿真无误后,再将整个设计下载至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开发板中验证。根据本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小实验,分别运算器、存储器、程序计算器、微程序控制器和四节拍脉冲发生器。这五个小实验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实验以运算器为核心,将设计好的各组件依次接入运算器[5],最终形成一个简易单且完整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图1.整个实验过程,紧扣理论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深理解,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5-6]。

2.2线上教学资源体系

教学资源是混合式金课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7]。目前,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大部分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主要还是采用注重线下教学、线上辅助的方式进行,即线上更多的是用于课后练习,线上的资源不成体系,因此没有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本课程采用了学习通平台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平台,将课程的教学大纲、课件和相关的教学视频都集中在该平台。教学视频分为三部分:(1)线下教学录播视频,采用真实的教学场景,根据学生上课的具体情况,采用线上直播课堂全程录播。(2)符合SPOC需要的微视频,以知识点为单位,录制5-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同时,推荐合适的线上共享资源,如中国大学生慕课上的优秀案例等。(3)相关的思政题材和现代技术前沿的相关视频。此三类视频的用处各有不同,第三类视频适合用在课前预习和质量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第一、二类更适合有需要的学生反复观看,适合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除了教学视频,课后的作业和测验部分也必不可少。本课程充分利用学习与平台的特性,建立了试题库。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抢答题、思考题等,课后设置对应的小作业。每一章结束后,设置小测验。在教学中期以及课程结束后,可以在平台上利用试题库进行期中测试和期末模拟测试,从而提高学生的最终成绩。

2.3混合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要建设混合式教学金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本课程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混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具体措施如图2所示。(1)设计了基于学生的五感课堂授课形式。本课程在预习阶段,教师开放合适的慕课视频作为学生地点预习和引入方式。视频的长度在在十五分钟左右,允许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发送弹幕,发起讨论话题,使学生充分交流,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讨论,给与解答。同时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在教学平台现场完成,及时给出答题的得分,充分调动学生危机感和紧张感。为了激励学生,制定奖惩规则。对于评定优秀的学生,在全平台进行表彰并推送给每一位学生。该表彰可以是精神和物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荣耀感。(2)基于知识主轴课堂内容的加法和减法设计。与传统无差别讲解不同,教师基于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对讲课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和讨论,了解性内容不在课堂过多赘述。对于人数较多的大课来说,现场的讨论效率低下且参与率不高,因此在学习通平台开展,再由授课教师进一步引导和讲解。(3)基于平台的知识众筹。在学生在学习通平台讨论、答题和弹幕的过程中,利用平台的信息功能进行知识众筹,并以众筹的结果作为切入点,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讲授和分析知识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基于案例和问题的教学驱动模式。本课程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EDA平台上的设计性实验后,实践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最终达到设计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的目的。授课内容偏重点,亦围绕该项目设计,最终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理论于实践紧密结合。

2.4多元的课程评价系统

混合式金课的教学,作为传统课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混合交叉模式,涉及本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各个方面。因此旧的评价体系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7]。本课程的考核内容,除了包含传统的实验、闭卷考试和课后作业外,重点在课堂中的考核,如课堂答题部分的得分、课堂表现含课前预习、课堂分组讨论以及答题奖励情况。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进行信息和成绩的统计。学习过程情况最终体现在课程总评中。各环节具体所占的比例如表1所示。

3改革成效

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在2022年10月发起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广东海洋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21级的全体学生,共146人。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本课程各章节学习形式及效果的满意度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本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1份,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度高。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本课程从2020年上半年实施全面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效果效果也取得显著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各指标点达成度在稳步逐年提高。根据本专业制定的教学大纲,本课程有3个教学目标,课程目标1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课程目标2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目标3主要考察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依据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每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根据大纲要求,计算个支撑点的得分,最后按比例计算出最后的实际得分与各达成度的总分之比。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课程目标实际平均评价值/课程目标考核环节设计评价值。课程目标考核环节设计评价值计算方法:支撑课程目标N的期末考试设计总分*期末考试占总评比例(%)+∑支撑课程目标N的作业考核设计总分*作业考核成绩占总评比例(%)+∑支撑课程目标N的实验考核设计总分*实验考核成绩占总评比例(%)+∑支撑课程目标N的实验考核表现总分*表现考核成绩占总评比例(%)。课程目标实际平均评价值计算方法:支撑课程目标N的期末考试实际得分总分*期末考试占总评比例(%)+∑支撑课程目标N的作业考核实际得分总分*作业考核成绩占总评比例(%)+∑支撑课程目标N的实验考核实际得分总分*实验考核成绩占总评比例(%)。本文统计了软件专业学生在2017级至2021共四个年级的学生学习达成度,具体如图4所示。2017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候,尚未实施改革。分析该图的数据可知,进行改革后,学生的成绩对比改革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1年至22年,则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高达成度状态。

4结语

在目前情况下,混合式教学打造“金课”是高校教学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当前复杂的情形下,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本课程建设和改革前后经过3年的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得了较明显进步。当然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对于考研的学生引导和关注不足等。这是后续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李南楠,李杰,顾雅珍,等.计算机校企合作实训金课建设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20(06):77-80

[2]汤晓蒙,何昕,杨婕.有关“金课”概念的省思.高教探索,2020(10):67-72

[3]吴银银.“金课”建设的理论探源与教学实践.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6):93-97

[4]刘斯文,程晋宽.大学“金课”的建构逻辑、起点、过程与走向.高校教育管理,2020,14(6):117-124

[5]刘桃丽,张健.基于EDA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26(09):91-94

[6]黄学锦,廖丹.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模式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22(12):36-39

[7]施展,钱瑛,韩磊.工程认证为导向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改革.计算机教育,2019(12):141-144

[8]汤智,计伟荣.金课:范式特征、建设困局与突围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20(11):54-59

作者:刘桃丽 张健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