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试验站:以科技赋能绿美生态建设_当前焦点
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试验站大力探索发展林下经济。
□文/图 张茂盛 毕松杰
【资料图】
做活“林文章”、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是我市高标准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内容。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全省林业大市、国家森林城市,江门重视强化与国家、省林业科研单位合作,致力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和域内重要林业科研平台作用,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支撑和样板,并展现担当和作为。
位于鹤山桃源的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试验站(以下简称“鹤山站”),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主管的野外定位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该站1984年成立以来,依托鹤山林业资源,为华南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更是在打造优质林分优美林相、选育研究和示范推广优质树种、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等方面积极作为,助推江门森林质量、苗木培育、林业生态旅游等得到有力提升,并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绿美生态建设带来了诸多有益参考。
掌握典型林分改造等关键技术
广东大部分地区以丘陵为主,绵延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但因为气候炎热湿润,物质循环很快,土壤淋溶强烈,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很快退化,且难以快速恢复。
鹤山地属南亚热带丘陵地区,代表的区域范围包括粤中、闽南和桂东南。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有着较高的生产力,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复杂多样并有着非常高的运转效率,是华南地区大气、生物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保障。1984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选择在这里建立鹤山站,围绕退化红壤坡地的植被恢复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鹤山站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理念,着力加强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规律等研究,并寻求建立起一个经济与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丘陵综合开发利用示范样板。
通过不懈努力,鹤山站在荒山快速复绿、人工林提质增效、复合农林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不俗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成果,自身也逐渐成长为一个集热带、南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进行现代化管理于一体的研究中心。目前全站共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5项,其中“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获1999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森林动态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199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南亚热带典型林分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以“南亚热带典型林分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为例,鹤山站在生态恢复方面不断深入探索,通过对96种阔叶树种的综合分析,筛选了16种优良乡土树种及优化配置模式,提出了马尾松、相思、杉木和桉林等典型林分改造的关键技术。
“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是‘六大行动’之首,主要包括林分优化提升和森林抚育,这项技术为低效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示范样板,也是支撑当前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成果。”鹤山站副站长林永标说。
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
林子好了,也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条件。
为进一步将生态环境的“含绿量”转变为提升社会发展的“含金量”,鹤山站继续在南方人工林提质增效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和应用实践,除将更多低效林改造成地带性季风常绿阔叶林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外,还加强对本土珍稀树种保护和对外来优质珍稀树种的迁地保护。
森林是待开发的“金山”,而林下经济就是“淘金”的好工具。林下生物(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在森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大型真菌等野生食用菌类资源,是继粮、油、果、蔬之后我国第五大种植业,具有循环、高效、生态的产业发展特点。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在林下种植中药材、香料植物等作物,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提升森林固碳潜力、维持土壤肥力,促进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林永标表示,以他们在林下进行灵芝仿野生种植为例,不仅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年产值3万元/亩),而且种植后菌棒含大量菌丝,为重新构建地下菌丝体网络,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或转化成更加稳定的碳组分,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生物碳封存潜力,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新时代下,我们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探索,发挥好鹤山站监测、研究、示范、服务四大功能,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以实际行动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更多成熟技术及支撑示范样板,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林永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