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湘”村|缝缝补补半生过 丝丝缕缕连乡情
在金井,如果想修补东西,当地人给出的答案几乎一致:去找“海师傅”,就在金井集镇农贸市场旁的一个修理铺。不大的铺子,因摔伤而落下残疾的“海师傅”,但这些都不会影响顾客们的好评:“人好,修得也好,还便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报制作:龙兴
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逾200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只凭一辆三轮自行车,便都属于“海师傅”黄海明的“业务范围”;直至2018年,黄海明把小摊固定在这里。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作坊”,“服务范围”依然是200平方公里。
工作场所虽有变化,但“三不要”的规矩,黄海明在36年里从未打破:残疾人修补不要钱、生活贫困的人不要钱、小修小补不要钱。
迎着夏日清晨的微风,黄海明服务街坊36年的故事,也在机器的声声修补里,逐渐补齐、完整。
黄海明修补鞋子(央广网实习生 龙兴 摄)
一双手修补
对于黄海明来说,修补匠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
因身体原因,黄海明只能做些轻体力活。17岁离家学徒,今年53岁,这一补,就是36年。
家住高桥镇的黄海明,每天都会踩着三轮自行车来到金井镇,走街串巷。黄海明简易的流动小摊,由此成为老金井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海师傅”的“大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修修补补里,关系也在升温。
“以前来修东西的人多,我一天可以修个四五十辆自行车。”这位四级伤残者,只比配钥匙的机器稍微高一点,这并不影响他工作的速度。“女儿要读大学,没办法,只能一点一点攒钱。”
黄海明修理自行车(央广网实习生 谢俣宸 摄)
每天来回一两个小时,风雨无阻。这些年来,日晒雨淋不少,但深知“肯干,就有钱赚。”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黄海明供女儿读了大学,撑起了这个家。
乡邻们常常照顾自己的生意,尽管生活算不上宽裕,但黄海明觉得,也该为乡邻们做点什么。
一个价不变
“小修小补我不要他们的钱。他们自己会搞,蛮好;搞不好的找我,我也不要几个钱。”黄海明坐在补鞋的机器后面,手上的活一直没停,说起了自己坚持36年的“三不要原则”。偶尔抬头,看看顾客,“给你还多加固一层好吧。”
黄海明在配钥匙(央广网实习生 谢俣宸 摄)
来来往往的顾客很多,大多数都和“海师傅”处成了朋友。像给自行车胎打气这种小活,借个工具就自己动手。
打完留下一句谢谢,又继续上路。“海师傅”全程也没伸过手。
“大家都不容易。以前骑自行车的好多都是学生。那个时候修自行车只要5毛钱,学生5毛都出不起。没得,那还不就算了。”黄海明挑挑眉,不是很在意的模样。他深切地知道,很多人的日子也难过。
因为经历,所以温柔。在黄海明的铺子里,修补的价格如同他自己一般,多年几乎未变;丝丝善举,都汇聚成乡邻们眼中的屡屡感动。
也有人劝他涨价,先保障自己的生活。“我和他认识这么多年,没怎么涨过价。自己的日子都不好过嘞。”黄海明的老友来买零件,苦着脸对我们说。
黄海明在旁边憨憨一笑,摇摇头:“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他们都习惯来找我,我也习惯收这个价。”
一个人守候
习惯着习惯着,一晃就是36年。
2018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黄海明总算告别了日晒雨淋和每天一个多小时的通勤,有了一间固定的“小作坊”,就是农贸市场旁的修理铺。
黄海明的几十年,也是金井镇的几十年。
“镇子发展得很快,做修补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少。”黄海明关于修理行业的记忆,逐渐与当下的生活分道扬镳。直至现在,附近的几个乡镇只剩下这一家修理铺。
对于这份工作,黄海明也曾下过不少功夫。早期因为鞋子样式少,一般顾客上门都是打补丁或者补鞋底;后来随着款式花样变多,修理工艺变得复杂,他也学着修补一些新样式。
“现在来修东西的人少了,但还是有。”如今女儿参加了工作,生活逐渐稳定,日子越来越好了。虽然女儿因为心疼而反对自己继续工作,但黄海明仍然会每天来到修理铺,生怕有人需要帮忙却找不到自己。赚的钱不多,可是“周围三个镇的人都靠我嘞,只有我这里还修”。
一位娭毑拿着包来找黄海明修拉链,“几十年了,我们都靠他,也没想过再去找谁;幸好他基本上每天都在这里”。
“也就过年休两天。之前做手术,休了六天。”黄海明腼腆地笑了笑,很快换好了拉链。
7月的湖南,下午的日头很毒,街上的人匆匆往家赶。黄海明麻利地收拾好小铺子,准备关门回家。
明天,黄海明修理铺的大门,还将继续打开,不管是伴随着朝阳,还是下着大雨。几十年里,金井镇变化太多,但这里的人一直确信这一点:“修东西去找海师傅,交给他就放心咯。”
监制:刘喜斌
策划:张志诚
记者:李芳森
实习生:龙兴 谢俣宸
配音:胡楚菲(实习生)
通讯员:胡晓 陈妙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